南方日報訊 (記者/曹斯 實習生/白晨暉 通訊員/魏星)再生障礙性貧血(簡稱“再障”)就是白血病,是絕症?答案是否定的。昨日,筆者從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第四屆再障病友會上瞭解到,20歲以下的再障患者按規範治療後,90%可以恢復正常生活,但由於認識不足、經濟困難等原因,許多患者耽誤了治療。
  再障可治療而非絕症
  據介紹,再障是由於化學、物理、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,臨床以貧血、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專家毛平教授透露,由於對這種疾病缺乏認識,不少人把該病與白血病混為一談,因而延誤甚至放棄治療。
  “其實,非重型再障患者通過治療一般可以生存10年以上,重型再障的治療方法也日漸成熟。急性起病的40歲以下患者,70%-80%經積極治療後可以回歸正常生活。20歲以下的患者90%可以恢復正常生活。”毛平說。
  他因此提醒,及時治療非常關鍵,“有的患者錯誤地認為再障是慢性病,可以慢慢治。實際上,重型再障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、有效的治療,3-6個月內的死亡率高達90%。”毛平表示,起病後的40天內是重型再障治療的最佳時期,患者應儘早到有豐富經驗的醫療中心救治。
  配型半相合也可移植
  十多年前,再障患者的死亡率高達95%。但近年來,再障的治療技術不斷發展。筆者在病友會上瞭解到,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在治療再障的兩種傳統方法——造血乾細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療上均取得技術上的突破。
  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順清介紹,傳統的造血乾細胞移植治療再障雖起效快,療效好,但面臨難以找到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骨髓供者的難題。如今,半相合造血乾細胞移植技術給不少患者帶來福音,“這種技術只要求配型一半以上相合,更容易在兄弟姐妹或父母與子女間找到合適的骨髓供者。去年,我院已利用該技術為9位再障患者帶來新生。”
  此外,該院血液科發現,強效免疫抑制治療基礎上加臍帶血輸註能提高療效。“傳統的強效免疫抑制治療起效特別慢,輸註臍帶血後,患者造血功能恢復加快,既減少疾病風險又降低醫療費用。”王順清介紹道。
  24歲殘疾再障患者急需救助
  高昂的治療費用是擺在許多再障患者面前的一道難題。王順清坦言,“一般來說,重型再障患者的治療費用高達25萬-30萬元,對許多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負擔。”
  筆者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看到了重型再障患者張馬彪,這位24歲的湛江小伙正在為移植手術的費用發愁。因患小兒麻痹症,張馬彪的右腿殘疾。2011年9月,正準備讀大專的他卻又不幸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。兩年多的治療,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,巨額的醫療費用讓本就貧困的家庭捉襟見肘。
  最近,半相合造血乾細胞移植技術為張馬彪帶來新的希望,“哥哥已經配型相合,但是移植手術前後的30萬花費卻還沒有著落。”
  為讓更多貧困患者救治機會,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已攜手廣州市慈善會,發起“生命的呼喚——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貧困患者救助”活動,再障援助基金的籌備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。該院院長曹傑在病友會上表示,醫院會適當減免貧困的再障患者的治療費用。
  不過,援助基金籌備尚需時間,但張馬彪的病情卻等不了了。若您希望幫助他,可致電聯繫。(張馬彪:18976891699 哥哥張馬俊:18926188353)  (原標題:再生障礙性貧血非絕症 九成20歲內患者可長期存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jkibd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